内容详情
优游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1-19 16:45   

  优游注册:首页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家庭养鸡本应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鸡苗只能从集市或种鸡场购买补充,怎样选择雏鸡呢?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 、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报酬高。

  饲料是保证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证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 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鸡舍空气清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安静。

  饲养的母猪品种直接关系到母猪生态养殖质量,建议选择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饲养。具体要求:(1)头小、颈短,尾细短,嘴大、叉深、下颌长,体长、腹宽,后躯大、肢高、胸宽、臀部圆;(2)选择大且下垂,与尾根距离远;(3)中等膘情,不过肥、不过瘦;(3)有效数一般品种要求在7对以上,地方品种要求在8对以上,而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距要宽,长短粗细适中,忌肉;(4)性情温顺、不挑食。

  定期观察母猪状况,从时间来看,母猪间隔在3周左右,期维持2~3d,妊娠期为110d。症状:地方母猪症状较为明显。红肿,有黏液流出;躁动不安,食欲差,拱门;发出尖锐叫声;嗅闻同栏母猪,爬跨其他母猪或接受其他母猪爬跨;按压其背部会有明显的“呆立”症状,此时可立即进行配种。引进品种及新培育品种早期除了红肿、有黏液分泌等典型症状之外,尚不见其他明显症状。初配年龄:各个品种猪配种年龄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地方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为7~8月龄、体重50~60kg,引进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为8~10月龄、体重125~135kg。此外,母猪配种之前,最好与经产母猪混养1~1.5个月的时间。对于个别不是很明显或者是不的母猪,可通过加强户外运动、补充营养、按摩其、使用催情剂(如催排Ⅰ号、孕马血清等等)、适当与公猪进行接触等方式促使其。如果采取措施,尚不见症状的,可立即给予淘汰。

  要综合考虑怀孕母猪的身体、膘情等状况。对于妊娠母猪的饲养,要注意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每天饲喂次数控制在2~3次。如此,除了保证妊娠母猪的身体状况之外,还可补给胎儿生长所必须要的营养元素。喂养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粗劣、有毒的饲料,更不能饲喂富含酒精、棉粕的饲料。建议养殖户在母猪怀孕期85d,适当改善饲喂饲料,可提前饲喂哺乳期饲料。有条件的,可引导母猪在池塘边活动,通过打滚、拱土等方式获得生长所必须要的养分,同时对于寄生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

  接产前,要做好接产准备。接产人员手臂、手指严格消毒,接产佩戴消毒手套。对于生产母猪,可在生产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后躯、及。生产过程中,做好应急措施。一旦出现难产情况时,可使用催产素进行催产。一般,药物注射后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顺利生产。如果生产效果不明显,建议采用徒手助产。手术结束之后,要立即给母猪注射消炎类药物。手术结束之后,对于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要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对于接产过的产床,建议先清理后使用消毒液消毒处理。

  产后母猪当天少喂饲料,可在0.5h之后,饲喂少量温开水或者是麸皮水,可有效消除母猪生产带来的疲劳感、补充其营养需求。产后要及时取走胎衣,避免母猪吞食。之后要密切关注产后母猪的食欲状况、代谢情况等,如出现食欲减退、代谢差等问题,建议采用易消化的饲料饲喂,但是量要少。同时,还要保证产房内清洁、卫生、安静,保证产后母猪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产后3d,如果天气晴朗,建议引导母猪自由活动,适量增加其运动量。每天喂养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多样化,严禁突然变换饲料。每天供给清洁饮水,冬天供饮温水。不要大声呵斥和鞭打母猪,让母猪保持正常的泌乳规律。保护好母猪的,如有损伤及时治疗。

  难以处理的排泄物、肥料、污水。传统的畜牧养殖的模式主要有个体小规模养殖和分散养殖,但大多数的养殖户是通过分散经营的方式进行个体经营,并且这种养殖模式的养殖畜禽数量不多,因此对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及排泄物等都能过自行处理或利用。而规模化养殖模式去不同,其很难处理排泄物、废物、废水等。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养殖户对环保意识不够强烈,因此,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等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土地上,这样很容易破坏周边的环境及土壤等。同时还影响地下水质量,最终破坏生态环境。

  养殖场迁移到城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从而对物质的需求也不断的提升。因此,城镇具名对畜牧制品和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而养殖户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大多数养殖户都把养殖场迁移到了城镇的郊区。这不但节约了时间,还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养殖场搬到城区之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占有更多的土地,从而减少了农业用田。同时,养殖场的各种排泄物、废水、废物等都不能使用在农田上了,只能是排放到养殖场的附近,这对城市郊区的生态环境有很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地下水,从而严重破坏了城镇的环境。

  过多的使用化学肥料。农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少,而化学肥料使用的则越来越多,因为,其具有价格便宜、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等优点。而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尿液则不具备这些优点,因此,很少将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使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不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去处理排泄物、废水等,只是随意的堆放,任其到处流淌,从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2]。

  对畜禽的排泄物、废物加强管理。传统的分散性畜牧养殖相对于来说,工作比较简单,而规模化的养殖场的工作则比较繁琐,而且,工作量也很大。因此,在建设规范、完善的废物管理设施时,还要控制排放废物、污水等,并做好循环回收利用。同时,为了解决排泄物的问题,可以和当地的肥料制造厂签订合作协议,养殖场负责为各肥料厂提供排泄物,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不仅增加了一条产业链,还提高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了废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重视生态保护环境问题。如今,畜牧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则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由于管理人员不重视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且还不能够降低污染污染程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畜牧场的工作人员将生态环境问题摆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加强废水、废物等的收集管理问题,从而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管理问题。

  养殖水域生态学涉及与水产养殖有关水域的生态学,主要研究这些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养殖容量、生产力、人类生产与水产养殖生产的相互作用等,是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水产养殖是海南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养殖的浅海、滩涂和内陆水面积为27多万公顷,水质优良。2007年已开发利用的水产养殖面积为109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3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为79万亩。水产养殖产值40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42%。理论联系实际在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讲解方式,生硬、枯燥地照搬书上的概念与内容,学生往往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将现实中的事例与书本上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直观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富营养化为例: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增长而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在介绍完基本的定义与特征并展示图片后,阐述文献中海南陵水在2006年爆发的赤潮及其基本规律,学生听完后对“富营养化”和“赤潮”这两个概念就有了比较具体、直观的印象,深刻理解了赤潮是富营养化(氮、磷的异常增加)在海水中的表现。以后在海边遇到类似的异常红色水体,就能很快地明白是赤潮爆发,从而做出快速反应。

  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具有广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而能力培养主要来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讲授“水域生态因子”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内湖旁边,现场讲解GPS的使用原理及如何测定高程,经纬度,内湖的周长、面积,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GPS,然后通过一些软件做好地图并标记相应的GPS点,既加强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创新精神。

  化学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封闭养殖池塘所含营养物负荷结果的对比来得到围网养殖的,其营养物的符合值不仅可以直接测定,还可以通过使用营养物的平衡方程来进行间接的计算。营养物平衡方程为:L = N i n - N out,其中L指的是营养物负荷,Nin是输入饲料中的营养物数量,Nout是输出鱼体含的营养物数量。

  网箱污染负荷率的计算法,就是对鱼产生的一千克或者一吨的鱼产生的某类元素的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其得到的理论值等于饲料中存在该元素的值减去鱼体内存在该元素的值。例如在对某水库网箱养鱼存在的P的污染负荷量进行计算的时候。其中网箱养鱼的P的负荷量LP值等于污染负荷率与水库网箱养鱼净产量的W的乘积。其中LP的计算公式为:LP=Y(Cf Pf - Pb ) ,其中Cf是饵料系数,Pf为每千克或者每吨饲料中的含磷量,Pb为每吨或者每千克鱼产品中的含磷量。

  在对网箱养鱼中的P的负荷沉积量Ps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运用公式:Ps = L PR fis h = Pf Y R fis h来进行计算,其中R fis h是指网箱养鱼中的鱼鳞负荷沉积系数。对于式中表示的P污染的负荷值来说,并不只是仅含存在水中的P污染负荷值,还保护溶解态及固体态的P污染负荷值。

  另外对于监测数据比较完善的区域,可以使用网箱污染负荷率计算法来进行计算。对于水库及面积较大的水域环境中,存在水体动力学特征比较复杂,对其结果的确定往往都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依赖。并且考虑到底泥污染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这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较为简单。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参数造成影响进行严格把握,防止造成较大的误差存在。

  目前淡水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造成养殖类型及养殖的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变。在养殖的过程中,外源饲料输入增加,并且溶解态及悬浮态的输出也增大,这给养殖体系的水体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内部物质循环受阻的问题出现。因此,就淡水养系统来说,在输入、输出的系统中,除了存在投饵、换水及收获的过程外,还存在着幼苗及药品投入及释放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来对淡水养殖的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究与深化。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推行的“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策略,因此淡水养殖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淡水养殖的产量占到总水产养殖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淡水池塘养殖对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导致的废水排放严重对周围的水域环境带来了污染,使附近水域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淡水养殖发展。对于池塘养殖带来的问题,国内外做了很多的研究,主要研究出了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以及循环水养殖的模式,从而解决淡水池塘养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下面就具体对淡水池塘养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的池塘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原位修复技术是由国外的研究学者提出的,我国主要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主要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构建的生态浮床,在养殖水体的上层进行蔬菜的种植,从而达到水体的净化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在人工的生态浮床上种植的蔬菜,能够实现生态收入,增加额外经济的收入。但是,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无法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污染排放,并且无法彻底的解决淡水资源的持续性损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给池塘带来了一定的污染。由于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同时,外国研究者在提出原位修复技术的同时,也提出了异位修复技术,也称之为平面修复,在我国的淡水池塘养殖上体现的模式就是循环水养殖模式。主要的原理是将养殖的废水排放到人工修建的湿地里,经过湿地的净化,然后再降净化的水体引入到养殖池塘,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使用,但是对于我国土地利用的资源比较困乏,增加了额外的土地消耗,因此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成本。

  我国池塘养殖主要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生态合作的养殖模式,即在养殖池塘水体的上层种菜,将养殖的废水排入到人工湿地中,两种养殖模式相结合。淡水池塘养殖生态合作的模式不单纯是将“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和循环水养殖模式简单的结合,主要提倡的是合作社养鱼,将经济合作与信息合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合作的养殖模式,从经济价值上来看,能够实现整个模式内部的收支平衡。因为种菜的收入能够与人工湿地建设的支出相抵消,如果做得好,可以剩下一部分的资金。从生态价值上来看,在池塘水体上层种菜能够降低池塘的污染,同时也减轻了人工湿地的净化负担,减少了湿地的使用面积。

  当前中国池塘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已经对养殖内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成为制约池塘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养殖环境修复问题的原位的和异位的池塘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各具优缺点。前者虽然增加了额外的经济、生态收入,但难以实现池塘产排污系数的绝对为零,而后者虽然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考虑到经济、土地成本,很难有大面积的净化配置。将原位与异位修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淡水池塘生态合作养殖模式,是中国池塘养殖所面临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

  无论是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鱼-菜共生”模式,还是作为异位修复技术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无论是生态浮床对周围水体因子分布特征的影响,还是湿地植物对养殖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能分析;无论是养殖面积与净化湿地的面积配比关系研究,还是从传统养殖模式向淡水池塘生态合作养殖模式的生态足迹的演变,作为这2种模式之间的过渡形态-“鱼-菜共生模式”和“循环水养殖模式”-均没有对上述问题做过整体的与详细的回答。对水体中生态因子的变化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定量化地开展生态工程是推广淡水池塘生态合作养殖模式的必经之路。

  中A鳖(Pelodiscus sinensis)在我国的常规养殖模式主要有:全程控温养殖、温室+外塘式养殖、外塘大池常温饲养等几种形式[1]。由于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使得养殖水环境急剧恶化,加之不配套的饲养管理,种质的下降,以及不健全的病害防控措施,导致养殖过程中鳖类疾病频发[2]。近年来,各地为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中华鳖养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3],又创新发展了鱼、虾、鳖多品种混养、稻田(莲田、茭白田和葡萄园)养殖等模式[4],促进了中华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外塘中华鳖生态养殖和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是中华鳖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国内现有很多关于外塘生态或仿生态甲鱼养殖试验报道[5-6],而有关甲鱼疾病生态防控技术效果对比分析的报告尚少见。为此,本研究采用中华鳖病害生态防控技术与常规疾病防控技术进行对照试验,旨为验证2种防控技术应用效果的优劣,为甲鱼养殖企业从事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1 试验设计 选取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相邻4个外塘,面积均为1000m2,进行中华鳖养殖。其中:采用常规养殖与管理方式池塘为对照池,其他3个池均设计为生态养殖与病害生态防控试验池。除下列特别指出不同布置和操作外,4个外塘其他条件与方法均一致,试验饲养周期为2016年5月30日至12月10日。

  1.5 投饲管理 全程使用幼甲鱼料(喜佳公司专用料)。试验1~3池每隔10d后,连续3d投喂人工配制料(鱼肉+蔬菜、瓜果),对照池则无。饲料投喂主要根据水温确定。5月份早期,气温

  20℃时,上午10:00左右喂1餐。气温

  25℃以上时,早上06:00,下午05:00点各喂1餐。到了9月份,气温

  1.6.1 生态防控措施 试验池1~3号水面均种植水生植物(凤眼莲等),占水面1/3;微生物制剂的定期使用,采用调水宝(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品)15kg/hm2+速效生物底改先锋(公司同上)30kg/hm2全池泼洒;水质较差时,先使用速效生物底改先锋30kg/hm2,第二天再使用调水宝60kg/hm2;水质破坏严重时,适当换水,再使用生物制剂万士芽孢原粉(安徽万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全池泼洒,用量为7.5~15kg/hm2。生物制剂在消毒剂使用大于3d后方使用。每天用拌料王(南昌市亿隆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品)按日粮量的1%~1.5%拌料内服,护理肠道,排除外界毒素、解除应激及代谢障碍类疾病,提高其免疫力。根据气温的高低,水质的好坏控制外塘水位。

  2.1 各池成品产出情况 由表2可知:试验1~3池比对照池中华鳖成活率分别提高了3、4、6个百分点,说明采用甲鱼病害生态防控措施的试验池比常规防控技术的对照池,其池内甲鱼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有所降低,而甲鱼净增重量却分别提高了19.4%、15.6%、10.3%,饵料系数分别下降了0.30、0.25、0.21。表1、表2结合分析可知:试验1池放养规格较小(0.80±0.03kg/只),试验3池放养规格较大(1.20±0.04kg/只),二者甲鱼放养重量相同,放养总重量也相同,但试验1池的中华鳖放养密度大于试验3池,在相同的生态防控措施条件下,最终成品鱼产出中,前者比后者多产出中华鳖216kg,其他鱼少产出8kg,表明:同一池内的中华鳖与其他鱼之间的生长是互受影响的,同时,随甲鱼放养密度的增大,发病率不断增加,成活率略呈现下降趋势。

  2.2 不同防控技术的外塘甲鱼发病情况 由表3可知:试验1~3池塘中华鳖吃食的稳定性均较好,鲜有肠胃炎类或营养代谢障碍类疾病发生,而红底板病、白底板病、红脖子病等传染性病害也并不常见。原因可能与试验1~3号池塘中常用拌料王类生态制剂内服相关,它促进了食物在甲鱼体内的充分分解和消化吸收,同时提升了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池塘水面设置放养部分水生植物,具有一定水质自净功能,且常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和尽可能使用中草药剂治病等生态防控措施,有助于池塘水体内浮游生物的稳定,使外塘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获得保障,从而减少了因水质恶化或甲鱼消化障碍所引起的病害几率。

  3.1 甲鱼养殖模式与发病率 甲鱼发病的原因是甲鱼机体、环境和病原体3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时由于养殖池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7];本试验中,外塘中华鳖疾病采用了生态防控技术,从水质微生物调控、营养均衡投喂、疾病定期绿色给药等技术环节上与常规防控方式比较,更利于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因而池塘中甲鱼疾病发病率下降是必然。无论甲鱼养殖何种模式,减少各类病害的发病率,重在保证甲鱼养殖系统生态平衡,强化人工调节,而人工调节内容主要体现在优化系统生态环境和科学饲喂上[8]。本试验中如增加配置增氧设备,保证水体中充足溶氧,有效降解有毒物质,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减少应激反应,则甲鱼疾病发病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而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还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3.2 生态防控水质处理技术 生态防控应遵循“抗激为主、抗感染为辅”的指导原则[9],因此,环境友好的病害生态防控技术尤为关键。首先,应大力推广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水产疫苗、中草药、生物渔药等无公害绿色渔药的合理使用;其次,将铜离子发生装置、过氧化氢、臭氧等新型水体消毒方法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进行应用[10]。当前甲鱼生产实际中,利用常用水质改良剂,单一方法难以达到养殖废水无害化[11],本研究中采用生态的多种方法综合处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疾病防控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推荐为今后甲鱼养殖水质处理的有效途径或方式。

  3.3 生态甲鱼品质 有研究指出:仿生态鳖的营养价值明显高于温室鳖,另外不同性别的鳖营养成分价值也不同,雌鳖的水分、蛋白、氨基酸部分种类较雄鳖含量高[12]。仿生态鳖由于采用的是非控温式的大面积养殖池,低密度的绿色养殖模式,鳖是在模拟自然环境中,从而可以获得最大限度地生长和生理需求;而温室恒温养殖,缩短了饲养周期,养殖密度高,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常采用多种药物防治疾病,养殖出的甲鱼,其营养价值、口感显然不如仿生态鳖,尚且还有药物残留的可能。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技术包括药物、免疫、生态与综合防控等[13],只有免疫、生态防控技术,才能真正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各地小龙虾热的兴起,小龙虾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行情看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小龙虾养殖。小龙虾养殖一般有池塘主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稻虾连作等模式,其中稻虾连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农田闲置期进行龙虾养殖,充分利用农田资源增加单位生产效益,不仅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农民增收,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一个双赢的模式[1]。无为县是水稻生产大县,水稻种植面积达5.33万hm2,该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现将稻田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作一总结,仅供参考。 中国论文联盟

  稻田养殖龙虾最好选择面积在6 666.67 m2以上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好、阳光充足[2]。面积小于6 666.67 m2的稻田可以直接在其四周开挖深0.8~1.2 m、宽1.0~1.5 m的水沟即可;面积大于6 666.67 m2的可视稻田形状在四周开挖深0.8~1.2 m、宽1.0~1.5 m的水沟,还要在中间开挖出“十”字形的水沟,沟深0.5~0.8 m、宽0.5~0.8 m,所有的开沟都要留有一定的坡比,便于龙虾活动摄食,且四周的边埂要比中间稻田面高出0.5 m。平整沟渠,夯实边埂,进排水口用网过滤,防止敌害进入以及龙虾逃逸。用生石灰1 125 kg/hm2消毒,清除野杂鱼等敌害生物。在四周沟内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供龙虾摄食及隐蔽用。沿田埂四周用网片、石棉网、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设置高40~50 cm的防护栏,防止龙虾逃跑。

  虾种放养一般有3种模式,即亲虾放养、抱卵虾放养、幼虾放养。第1种亲虾放养模式是在中稻收割前1~2个月(7—8月)或中稻收割后(9—10月),于稻田环形沟中放养亲虾300 kg/hm2,亲虾放养后以稻田中的有机碎屑、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稻茬新芽和水草为食,待水稻收割后再采取秸秆还田并施有机粪肥,以培植饵料生物[3]。该养殖模式一般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但是由于龙虾的繁殖周期较长,虾苗育成后还需经过3~4个月的越冬,虾苗生长期较短,因此养成的商品虾规格较小,产量也不高。第2种是抱卵虾放养模式,即在水稻收割前1~2个月投放抱卵虾225 kg/hm2,或在9—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抱卵虾进行孵幼和养殖,抱卵虾放养前,应在稻田中设置一些人工虾巢供抱卵虾越冬用。放养抱卵虾可缩短幼体孵化期,增加虾苗和生长期,养成商品虾规格相对整齐,其效果优于亲虾放养模式。第3种幼虾放养模式,即每年7—10月放养幼虾,幼虾放养前先在稻田中设置人工虾巢,并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供虾苗食用,一般放30万尾/hm2左右,若管理得当,该模式养殖效果较理想。

  在水稻收割前1~2个月(7—8月)往四周沟内投放35 g以上亲虾300 kg/hm2,雌雄比约为2∶1,此时亲虾放养后以稻田中有机碎屑、水生动物、稻茬新芽、水草等为食,不需另外投喂。到9—10月水稻收割后,再投放1 cm虾苗22.5万尾/hm2,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适当配以人工饲料或廉价的植物性、动物性饵料,以提高养成规格和产量。翌年3—4月再补充投放3~4 cm的幼虾450 kg/hm2。养殖期间应适时捕大留小,由于龙虾生长速度不一,适时捕捞可减轻互残且能降低密度,便于后期补放虾苗。该模式可以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最大发挥养殖效益,一般管理得当的情况下,翌年可收获成虾约1 800 kg/hm2,水稻6 000 kg/hm2,平均效益达3万元/hm2以上。

  坚持“四定”原则,同时视天气、水温、水质及龙虾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投喂的植物性饵料有马铃薯、山芋、玉米、水草等,动物性饵料有野杂鱼、螺蚌肉、动物内脏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4]。养殖水质应保持清新,不受污染,不使用菊酯类或有机磷农药,否则影响龙虾蜕壳和生长。每隔20 d左右,用生石灰75~150 kg/hm2对水全田泼洒。养殖期间春季水位不低于30 cm,高温季节和冬季水位不低于1 m,还要根据水质情况施肥,可施沤熟的农家肥(猪、牛、鸡粪等)750~1 500 kg/hm2。养殖期间坚持每天巡视,检查防逃网和进出水口是否完好,检查田中稻草人是否完好等。由于稻田堤坝较低,雨天应尤其注意,要及时排水和修补防逃围栏,防止龙虾逃跑。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提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如今的人们不单是要求“吃得饱”,更重要的是“吃的好”,这里的“好”并非是指贵的,而是指健康的、无污染的。基于此,作为重要农产品发展方向的无公害产品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文章就将以柴鸡的养殖为例。由于缺乏有效的养殖技术,养殖户们的经济效益始终达不到较高的一个水平,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柴鸡养殖应当注意的几个事项方面着手,以此来提升整个的柴鸡养殖水平。

  养殖场地的选择要科学,这是柴鸡养殖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柴鸡养殖对于养殖场地周围环境的要求极高,并非是随意选择一个场地便可以作为柴鸡养殖场地的。如:需要在林地养殖柴鸡,就必须选择具有良好通风条件、排水性能以及地势较高的位置,尤其是周围的草地应当是生长茂盛的。需要注意的一点,经济林并不适于柴鸡的养殖。

  在养殖柴鸡的过程中,必须对昆虫以及饲草等资源引起足够重视,科学制定人工饲养的数量以及次数,如:每天的柴鸡饲喂次数应当在一次以上,最好的饲料进食时段应当是在傍晚,有助于促进柴鸡的生长发育,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备现实意义。然而有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必须做好柴鸡饮用水的卫生清洁工作,饮水应当一天一更换,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更加需要增加更换饮水的次数,以便于柴鸡有足够的饮水量,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正如我们所知,生态柴鸡的养殖主要是采取放养的形式,那么放养必然会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相较于普通的鸡舍饲养而言,柴鸡的养殖必须严格地进行各项操作,尤其是注意柴鸡生活区域的消毒及卫生工作。通常,针对于普通的场所需要一周进行一次消毒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病原体的繁殖率降到最低,从根本上使养殖场内柴鸡的体质得到提高。此外,消毒剂的选择也必须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的要求,杜绝长时间只是用一种消毒剂,需要使用到多种类型的消毒剂,可以交叉使用,也可以轮换使用,常用的消毒剂可供选择的种类有四种,分别是醛类的:例如茂二醛,该类型的杀毒剂无论是液体的、还是气体的对于微生物的消灭均能发挥出显著效果;负荷酚类的:例如农家福,此种类型的消毒剂能够养殖场周围的病原体彻底杀死,因而可以说其所具备的灭菌作用良好;过氧化物类的:这一种类型的消毒剂消毒的效果非常的明显,另外还具有价格经济实惠的优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腐蚀性,因而也不建议长期使用;季胺盐类的:例如百毒杀,此种类型的杀毒剂具有较强的杀毒选择性,能够彻底地将细菌繁殖以及亲脂性的病毒杀死。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杀毒剂,都必须遵循科学使用的原则,根据自家养殖场实际的状况对杀毒剂进行选择和配比。

  大多数情况下,柴鸡的第一次断喙应当是在雏鸡(七至十日龄)阶段,在开产前还需要对柴鸡进行一次修喙处理,这就要求去掉一半的上喙,切去三分之一左右的对喙,通俗讲,这就是养殖户常说的“地包天”。除此之外,在柴鸡断喙的前后两天时间里,需要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抗生素以及维生素K,其目的是为了柴鸡在断喙过程中因大量流血而遭受细菌的感染。并且,在柴鸡断喙后的几天时间内,都需要准备足够充分的饲料,确保饲料槽之中的饲料足够厚,以免断喙以后的雏鸡会在啄空塑料桶的时候感染到伤口,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大部分的柴鸡养殖方式趋向于生态养殖,对于这样的一种养殖方式是在人们生活质量、经济水平等提高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对于柴鸡养殖户而言,为了确保养殖场中的柴鸡能够健康成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是科学化的选择养殖场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柴鸡养殖经验以及自身养殖场的特点,科学化的配比柴鸡喂养饲料,并做好相关的卫生消毒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扼杀病原体,为柴鸡将良好的一个生长环境营造出来。此外,还需要最好疫病防治的工作,因为柴鸡是群居性的,一旦有一只柴鸡有疫病情况发生,极容易引发一群柴鸡发生疫病,基于此,我们必须做好各个环节的疫病防治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柴鸡应当选择不同的防治措施,不同的防治药物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柴鸡,因而养殖户必须对这一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作出了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且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或建设配套其它有利于现代化污染物处理的设施。

  有足够便于无害化处理产物消纳的消纳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明确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导向就是通过“种养结合”、“就地就近”、“还田”等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明确了还田利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做到无害化,二是不过量。3强化科技研发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科技工作人员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科技的研究,提供实用、低运作成本、可持续运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且养殖废弃物处理后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如“猪-沼-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沼-果树(林木)”模式、“猪-沼-牧草-猪”模式及养殖户因地制宜自己设计的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模式等,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解决养殖污染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科学依据,同时政府审批部门要对养殖户提出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具体的科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终身负责。政府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认真监管,要把责任具体化。

  为了更好、全方位地对养殖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管,特别是在现代规模养殖场所为了减少人员往来、避免造成疫病传播又得保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对养殖废弃物的去向监管到位,养殖场应配备好便于监管部门对生产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进行实时、全方位网络远程监管的设施设备,并对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负责。同时,养殖场所也得有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管的条件。

  养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生产规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产模式,选择适合本场养殖废弃物处理具体的方法、流程、去向,消纳地如何对污染物进行消纳等。总的原则是,不管用何种方式处置废弃物,最终都得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不得在养殖场周边及养殖废弃物处置地下游出现因无害化处理产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

  大鲵是一种药用动物,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DHA、活性钙等;大鲵还有清除自由基、排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美容、延缓衰老等作用[1-3]。正是因为大鲵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且味道鲜美,造成人们对大鲵进行大量捕杀,导致大鲵已经濒临灭绝。因此,研究大鲵人工繁殖和仿生态养殖技术迫在眉睫。经过40多年的研究,大鲵人工繁殖和仿生态养殖技术得以突破,目前驯养繁殖技术日趋成熟。就大鲵人工繁殖鲵苗而言,已基本掌握了大鲵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的技术手段, 到2010年汉中大鲵养殖已突破170万尾,总量占全国第一,被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予汉中市“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4]。本研究比较了3育龄、6育龄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和皮肤中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旨在为仿生态养殖大鲵创造出新的产业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所用大鲵采自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仿生态养殖河渠,分别取3育龄和6育龄大鲵各2尾,共4尾。3育龄和6育龄仿生态养殖大鲵分别编号C1、C2、D1、D2。3育龄平均体长为(38.45±8.64)cm,平均体重为(965.86±251.46)g;6育龄平均体长为(68.25±8.54)cm,平均体重为(1 875.67±280.64)g。

  1.2.4 氨基酸含量测定。称取一定量干燥大鲵黏液置于水解管内,分别用6 mol/L盐酸10 mL,加入新蒸馏的苯酚 3滴,冷冻 3 min,再接着抽真空,然后充入高纯氮气,再抽线次,在充氮气状态下封口水解管,放在110 ℃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2 h后,取出冷却。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水解管,将水解液全部转移到50 mL容量瓶内定容。吸取滤液1 mL于5 mL容量瓶内,用线 mL盐酸水解,再干燥,反复2次,最后蒸干,用1 mL pH值为2.2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供仪器测定用[7]。

  从表1可以看出,大鲵皮肤和肌肉中富含粗蛋白,分别高达94%和91%,说明仿生态养殖大鲵营养丰富。大鲵皮肤平均粗蛋白含量高于肌肉平均粗蛋白3.3%;大鲵肌肉平均粗脂肪含量高于鲵皮肤平均粗脂肪28.6%;对比育龄,6育龄大鲵皮肤粗蛋白含量高于3育龄4.8%,而粗脂肪含量低于3育龄84.4%;6育龄大鲵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于3育龄2.8%,而粗脂肪含量低于3育龄31.3%。

  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EAA/TAA)为40%左右,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之比(EAA/NEAA)在 60%以上。从表2可以看出,养殖大鲵肌肉的平均EAA/TAA为41.61%,平均EAA/NEAA为71.31%,达到理想模式,且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含量高,这就解释了大鲵肉质鲜美的原因;而大鲵皮肤中的平均EAA/TAA为25.77%,平均EAA/NEAA为34.73%,均达不到理想模式。大鲵肌肉蛋白质含量明显优于皮肤,可重点作为蛋白质深加工原料。

  根据矿物质占干重含量(mg/100 g),大鲵皮肤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为钾、钠和钙;大鲵肌肉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是钾、钠和镁,肌肉中钾、钠元素含量分别高于鲵皮183.29%和66.73%;微量元素中锌和铁含量最高,大鲵肌肉平均矿物质总量较鲵皮高124.79%;6育龄大鲵皮肤和肌肉矿物质含量较3育龄大鲵略高0.62%和3.71%(表3)。因此,大鲵肌肉是很好的矿物质来源,可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结果表明,仿生态养殖大鲵营养丰富。大鲵皮肤平均粗蛋白含量高于肌肉平均粗蛋白3.3%,而6育龄大鲵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于3育龄2.8%;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的平均EAA/TAA为41.61%,平均EAA/NEAA为71.31%,达到理想模式,含有较优质的蛋白质,且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含量高,且6 育龄大鲵蛋白质优于3育龄大鲵;大鲵肌肉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是钾、钠和镁,肌肉中钾、钠元素含量分别高于鲵皮183.29%和66.73%,且6育龄大鲵皮肤和肌肉矿物质含量较3育龄大鲵略高0.62%和3.71%。由此看出,仿生态养殖大鲵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6育龄大鲵肌肉营养丰富,口味鲜美,更适合进行深加工,应对其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

  海水养殖的历史比较简短,但是在我国海水养殖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海水的养殖已经得到稳步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虾贝并存,以贝保藻、以藻养珍的良性循环。有关数据显示,在2000年我国的海水的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1061万吨,其中鱼类42.7万吨,贝类860.7万吨,虾壳类21.8万吨,大型藻类120万吨,海水养殖的种类也已经高达了100余种。居世界之首。

  在虾贝类的养殖中也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国曾在1960年首次培育出了对虾虾苗。随后虾的养殖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虾的养殖高峰期。产量都已经达到20多万吨了,而贝类养殖在我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使贝类养殖业进入一个科学理论指导的新时代,已经在养殖种类的开发,种苗育苗采苗、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面都有了质的进步。

  与海水养殖来比较,淡水养殖有着悠远的历史,陶朱公、范蠡编写世界第一部养鱼著作的《养鱼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的积累,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淡水养殖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完善的地步。而我国的淡水养殖业也带动了世界养殖业的发展,在70年代联合国已经在我国建立了养鱼培训中心。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我国的养鱼技术,对世界的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淡水鱼类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我国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主要养殖鱼类的配合饲料和营养标准的研制。研究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需要定量。通过对草鱼、鲤鱼、对虾等水生物的氨基酸、脂肪、需要的矿物盐和主要维生素的需要量及饲料适宜量进行基本的查明。广泛开展淡、海水养殖鱼虾等饲料的研究,而且研制出了许多优质营养的标准配方。

  3. 水产动物的引种及水产动物的病害应用防治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引进的鱼类大概40鱼种,贝类8种、虾类8种,藻类也有十余种。如加州鲈鱼、罗氏沼虾、海湾扇贝等都是通过引进得到的物种。现在引进的物种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规模。促进了琥珀、池塘和水库的养鱼业。养鱼业虽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水生物的病害就会增加。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研究。提出了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寄生虫病、真菌性病和非寄生性疾病的研究。与之相对应的开展了原生物学、鱼类免疫学、病毒学、寄生虫学和药理学等研究。基本探明了典型病症、致病机理、传播途径、组织病理与机制等,对贝类、蟹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养殖种类的常见疾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病害问题:淡水养殖中,由于养殖的的种类或类群单一,长时间容易造成环境的恶化。鲫鱼、草鱼等病害严重加剧。我国在养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某个海域适合某种生物的养殖,该养殖生物就会掠夺式生长,超出环境承载的负荷,生物的多样性低,食物链短,生态的稳定性低,造成该海域的循环过程紊乱和生态失调。因此强调多元化养殖,不同种类群的合理搭配,不同养殖模式并举的新型养殖技术。

  2. 种质与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水产基本都是野生型,对环境温度虽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对于养殖环境的变化却更多的表现出不适应。海水中的水生物难以适应密度的变化、营养条件和恶化的水环境。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死亡。除了养殖本身对于水域环境恶化的内在危害之外,外在的环境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量含有有机制、和磷、氮有机农药也径流入近海水域,致使养殖水的恶化。严重影响了养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

 
浙ICP备16023340号-1Copyright(C)2023-2024风暴注册_风暴娱乐平台_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